上周六的下午,我爸一反常态的给我发爷爷奶奶在老家睡着的视频,有点莫名其妙但也没太当回事。当晚就接到妈妈的电话,说爷爷去世了。就挺突然的,毕竟二周前,他还去参加了我表弟的婚礼,看着还挺好的样子。
第二天早上和朋友一起回了老家,除了极少的几个人,其他人的脸上看不到半点悲伤的神色。吃饭的时候,还有不少人喝着酒高谈论阔。仿佛参加的不是谁的葬礼,而是一场欢庆的宴席。这并非个例,每场葬礼上都有这样的人。
包括我自己,其实也没有多悲伤。可能是我生性冷淡,也可能是因为记忆中,和他打交道的时间真心不多。幼年暑假可能会在老家玩一下,小学稍大一点后,除了过年过节就基本不会回去了。即使回去,也没什么过多的交流。
按照规矩,出殡是在第三天。早上六点多,相关事宜就开始准备起来,待到特定的时间,奏乐、抬棺、花圈、鞭炮,人在家里的最后时光就这样启程了。因怀孕的缘故,我没有跟去火葬场。朋友跟着去了,说人持续不断的被推进去,再出来的时候,只剩下骨灰和还未烧完的骨头。
从一颗芝麻大的受精卵到最后粉碎成尘,人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。待到在活着人的记忆中渐渐模糊,就啥也剩不下了。贫贱富贵,似乎也没什么不同。活着,对有些东西也不必过于执着,如何有质量更开心的活着,才更重要。
送葬的人走后,奶奶就开始坐在客厅里哭,她应该是这里最伤心的人了。无论过去的岁月两人之间有过怎样的磕绊,但都共同走过了这么多年,陪伴的感情无法参假。我也从她间歇的言语中,知道了爷爷去世的原因。
他从几年前的大病之后,身体就一直没有好。几天前的中午,很高兴的吃了姑伯送来的蒸肉,还喝了二口小酒。村里有人叫他打牌,他就去了,打到一半,在牌桌上脸色卡白的倒了下去,待送回来,人就不太行了。或许不喝那口酒,人就不会出事;亦或喝了酒,在家躺着没去打牌,人也能缓过来。可时光不会倒流,人生没有如果。
火花后,骨灰送到了村里的坟地,遗像挂在了老房子里。随着午宴的结束,祭拜人的离开,这里慢慢恢复了宁静。往后的日子,除了子女的到访,相守的老人就只剩下一个了。
我呢,又会有怎样的晚年?会怎样离开,又是否会有人惦记?
你在想着是不是有人惦记,我在想的是,还能不能记起别人。。。我看着我奶奶从刚来时的文静慈祥到刻板古怪,逐渐忘记身边的人,一种说不出的难过,想起小时候我还是挺难管教的,但是她总有耐心照料我。。。现在想想最心酸的是,无论我想怎样去回报她,她也感受不到晚辈的那种孝心,以前我生日她总要给我煮两个鸡蛋,现在连自己多少年纪都记不清了。。